产品描述

产品规格丹参种苗包装说明编织袋含水量100 病虫害 播种期春秋 品种赤芍苗 包装编织袋 发芽率96


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。丹参较初记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具有活血祛瘀止痛、清心祛烦的功效,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之一,在我国的四川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等地区均有广泛种植。

目前,丹参的育种栽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。不同来源丹参之间的亲缘关系尚不明确,人工栽培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混杂现象,规模化不均、产业化不高。作为一种常用,全国的年需求量为 400-500万公斤。丹参的高产及其深加工技术,对于丹参的开发利用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。




一、丹参的生物学特性

丹参属于典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度在35-80厘米,根较为细长圆柱形,肥厚、肉质,外观为砖红色、茎直立方形,有小坚果4个,呈现椭圆形,果实成熟的时候变为灰黑色。丹参的花期在每年的5-7月份,果期在6-8月份。丹参比较喜欢气候温暖、湿润、阳光充足的种植环境,比较适宜种植在土层较厚、排水良好、肥力中等、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上。




二、丹参的主要繁殖方式

1、分根繁殖

在我国的南方地区,我们一般选择分根种植方式,种用丹参留在地里,在栽种时要随栽随挖。正常情况下,可以选择直径在0.3厘米、根身粗壮、色泽鲜红的丹参侧根作为种子,在每年的2-3月进行栽种,或者在10月份收获时选种栽植。设置行距为45厘米,株距为30厘米,穴深保持为4厘米,施加猪粪猪尿,作为基肥使用,每一亩土地施加1500-2000公斤农家肥。在栽种时,根条长度为4-6厘米,并做好防冻措施,盖上稻草保暖。

2、扦插繁殖

这种种植方式一般应用在华北、江浙地区。华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6-7月份种植,江浙地区在4-5月种植,取丹参上方的茎叶,并及时剪成5-10厘米的小段,将下部枝叶全部剪除,上部枝叶剪除一半,随剪随插。并且按照20厘米行距、10厘米的株距进行插种,插条埋在土壤下6-8厘米。扦插完成之后,需要立即浇水,并根据天气情况,及时遮阴。等到丹参植株生长到3厘米之后,移植到田间进行种植。

3、种子繁殖

又称为育苗繁殖,在北方地区,一般3月份进行条播育苗,在种子上方覆盖1-1.5厘米厚的土,播种之后立刻浇水,并加盖塑料薄膜,以保证土壤足够湿润,一般需要15天就可以出苗。在江浙地区,6月种子成熟,采收后立即播种覆土,浇水后盖草,以便保持土壤足够湿度,10月种植到大田内。

4、直播繁育

在华北地区,一般在4月播种,选择穴播或条播的方式。如果穴播,每穴种子控制在5-10粒,每一亩土地条播0.5-0.6公斤的种子,沟深为1厘米,种子上方覆土0.6-1.5厘米。




三、丹参的人工种植技术

1、选址整地

在种植丹参时,一般需要选择向阳、土质深厚、排水性好的地区作为种植区域,尽量选择砂质土壤。如果土壤黏度过大,就会影响排水,进而影响到根系的呼吸,导致烂根现象的出现。在前作秋季作物收获之后,需要对田间进行深耕,*二年春季种植之前,作宽度1.2米、高20厘米的田畦,畦沟宽为25厘米,在整地时,每一亩土地施加1500-2000公斤的肥料作为基肥。如果想要实现高产,就应当选择1-2年未被污染的区域作为种植地,为药材丹参的生长奠定高产基础。

2、起垄覆膜

耕作后的土壤要达到上虚下实,平整无坷垃,即可开始打畦。作畦大致可分为高畦和作垄两种,高畦整地较快省时,但产量不及作垄,垄栽丹参一般比高畦增产10%左右。

(1)作垄

垄高设置为20厘米,垄**宽为40厘米,每垄栽2行丹参即可。垄栽丹参可以提高地温,雨季便于排水,不容易得根腐病,是提高丹参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。垄面要做成中间略高,两边呈缓坡形状。

(2)地膜覆盖

地膜为高压低密度乙烯薄膜,其厚度需要为0.13-0.18毫米,幅度在90-120厘米。一般亩用量为7-10公斤。丹参覆盖地膜有利于保墒增温,地膜应该紧贴垄面覆盖,并按照行株距破洞移栽。




3、移栽定植

丹参的移栽分为秋栽和春栽,主要以秋栽产量较高。秋栽丹参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进行,必须在霜降以前,早栽早生根,成活率较高。一般选用根直径在0.3厘米、叶片数大于10 片、苗高在10厘米以上的大苗,切主根2厘米长并用50%多菌灵溶液浸根10-15分钟,以促分根和杀菌。随后按照株行距20厘米×25厘米进行栽植,挖9厘米左右深的种植穴,每穴栽种2-3株,及时浇水稳根,在浇水完成后,及时覆土至平穴,并用细土将穴边地膜四周土壤压实。

4、大田管理

(1)追肥

为了促发棵和促根条膨大,丹参的生育期中需追3次肥。追肥可以结合中耕锄草进行。*1次追肥需要在丹参返青时施提苗肥,每一亩土地用沤腐的人粪尿1250-1500公斤,并冲水浇施;*2次追肥必须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施肥。不留丹参种子的地块,可以在剪过花序之后,每一亩地施用腐熟的人粪尿1000公斤、饼肥50公斤;*3次追肥必须在每年的6月-7月,剪过老杆以后进行,施用长根肥,适宜重施,每一亩地施入浓粪500公斤,并配合施用过磷酸钙20公斤、10公斤。*2次和*3次追施均以沟施或穴施为好,施肥完成后及时覆土盖没肥料。

(2)中耕除草

一般在丹参的整个植株期,开展3次除草,**次为苗高6厘米的时候进行,*二次为6月份,*三次为7-8月。之后就不再进行中耕除草,绝不可使用除草剂。

(3)排灌

在移栽完成后,我们必须保持土壤足够湿润,以确保植株的成活。成活后一般不浇水,干旱时及时沟灌或浇水。雨季要及时排水,以防烂根,追肥后要浇水。

(4)摘除花薹

丹参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陆续抽薹开花,为保证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,除留种外,一律摘除花薹,时间宜早不宜迟。




5、病虫害防控

丹参主要以根腐病、根结线虫病、叶枯病和菌核病4大病害为主,以蚜虫、银纹夜蛾、棉铃虫和蛴螬4大虫害为主。一般需要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防治丹参病虫害。

农业防治:合理轮作,不种重茬,并加强检疫,不从疫区采种,加强肥水管理,培育壮苗;适时中耕,进行人工除草。

物理防治:我们需要安置诱虫板和频振灯。

化学防治: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,并加强病虫害监测,优化农药配方,安全、精准、交替使用农药,充分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,安全间隔期内禁止使用农药。

(1)病害

☀根腐病: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病。受害植株根部发黑腐烂,茎叶枯萎死亡。在发病初期,我们可以用70%甲托悬浮剂1000-1500倍液灌根防治。

☀根结线虫病:根结线虫主要寄生于须根形成大大小小的根瘤,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品质。由种根和土壤传播。在发病初期,可以用5%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2500-3000倍灌根防治。

☀叶枯病:在发病初期,植株的叶面会产生褐色圆形小斑,病斑不断扩大呈现灰褐色,叶片焦枯,植株死亡,病情严重会影响丹参产量。在发病初期,可以用70%甲托悬浮剂800-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。

☀菌核病:这种病害主要侵染茎基部、芽头和根颈部,受害部位变褐腐烂,有鼠粪状菌核和白色菌丝体,茎叶发黄,植株死亡。在发病初期,可以采用50%速克宁1000-1500倍液灌根防治。

(2)虫害

☀蚜虫:主要以成、若虫吸食茎叶汁液,可以用70%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00-4000倍液喷雾。

☀银纹夜蛾:幼虫主要咬食叶片,在其幼龄期,必须用90%敌百虫800-1000倍液喷雾。

☀棉铃虫:幼虫危害蕾、花、果,影响种子产量。从现蕾期开始,可以用5%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2500-3000倍液防治。

☀蛴螬:幼虫咬断苗或啃食根部,容易造成缺苗或根部空洞。在田间发生期,推荐用90%敌百虫1000-1200倍液或75%辛硫磷乳油700-1000倍液浇灌。




四、丹参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

1、丹参根段繁育技术的成活率有待提高

在丹参的主产地,大多采用种子育苗,并结合分根和芦头的育苗方式进行繁殖。种子繁殖存在基因交流,可以选育出更适宜环境的后代,分根和芦头繁殖方式能保持优良性状的遗传,无性繁殖对丹参总体质量较好。为了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,建议继续进行丹参繁育技术的对比试验,对生长量、产量、质量、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,以获取生产、加工需求相适宜的丹参繁育方式。

2、连作障碍问题严重

连作丹参的地下根茎韧皮部发生萎缩、黏连、腐烂,根径减小、产量下降。华北地区重茬种植的 丹参在产量和质量上降低较大,而多年连作、重茬地块的发病普遍,危害较重。重茬丹参90%以 上存在外观粗糙、根瘤增多的不良现象,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土传根部病害发生普遍,大量线虫寄生,一般地块病虫株率在20%-30%,重者发病率在50%以上,甚至根部直接腐烂,造成死苗。经验表明,起垄平栽并运用综合防治,实行3年一轮作,能够有效减轻连作病虫害发生,降低农药残留。今后要加大连作对活性成分影响及障碍防治技术研究,采取合理的栽培制度,探索绿色控害技术,以期解决丹参重茬低产、低质的问题,实现连作无污染、长势好、品质高的较终目的。




农学博士有话说:农村的丹参种植户,需要结合地方情况,积极开展丹参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的宣传,实现科学种植、科学管理,较终实现丹参的丰产增收。科学的人工栽培措施,能够显著降低成本、增加效益,提升农户的经济水平



http://wlwychzs.b2b168.com

产品推荐